汽车用品行业厂商、代理商市场模式、盈利模式已经满天叫,管他能否落地,但这毕竟告别了游击队,迈向了正规军队列。同理,服务竞争也成为行业共识。看广告、看文选,的确罗列了许多服务的详细条款,不得不让人“哇塞,好贴心哦”,就差点坐上收钱了。
不过,冷暖鸭先知,能否心动呢?当然,除非新手。
不兑现不为过,为啥?写文案很容易啊,执行才难,而诚信经营何来?
难在哪?-----有服务,却没有服务模式,比如:免费做店面规划、设计,免费提供配套的推广策划、培训服务等等不一。
将心比心,不妨自问三个问题:
方案是有专长的人写的吗?他拼凑、复制就能交差吗?
方案能达到预期吗?能对得起合作方的物力人力投入吗?
你的公司能支撑继续免费服务的成本费用吗?
产品假如没有市场的大流量或高额毛利,你的免费服务持续性是有理由值得怀疑的。
产品创新才能维持高利润,否则就是价格走低,这是市场规律。可惜,我们把售后服务的奢侈,把它轻易地贱卖了,颠倒了。还懂赢利模式?扯蛋!
服务模式就能化解如此难题。
构建服务模式需要考虑三个问题:
各司其职。在共赢业务链的基础上合理分工,继而各方扮演责任角色。一方过度索取或承诺,是不负责的行为,有损品牌、信誉。
成本考量。在公司合理盈利率下构建服务模式在公司架构下实施而不是“方案服务”。
标准化、流程化。个人发挥、有事商量都极易导致企业低效、信用受损。
汽车美容类诸等产品需要服务模式(车身改色贴膜更需要运营模式),这是提升市场持续竞争力、塑造品牌的必经之路。